时间:2025-07-1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70710+
所在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稻源北路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45-8527999
简介信息: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是怀化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稻源北路, 所属洪江市区号是43128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安江镇内
靠近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内
距离67.4米的博物馆路东
时间:2025-07-1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70710+
所在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稻源北路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45-8527999
简介信息: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是怀化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稻源北路, 所属洪江市区号是43128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安江镇内
靠近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内
距离67.4米的博物馆路东
热门评论
怀化市安江稻谷发源地博物馆,还是值得带孩子们去打卡的!里面针对袁老如何克服世界吃饭难题有详细说明,包括怀化市安江县的特色介绍!还是被袁老的专研精神深深吸引和佩服,老一辈的人精神纯粹,刻苦研究!可以带孩子们来看一看!个人推荐!
位于怀化洪江市的杂交水稻博物馆,这里是袁老最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基地,是中国杂交水稻从偶然发现的机缘开端之地,这里博物馆用袁老的回忆和详细的图片文字为大家呈现出这伟大的科研培育历程!【票务】门口扫码购票,0元票仅仅是填写个人信息。【交通】推荐自驾游!博物馆距离高铁站安江东2公里,这距离吧不赶时间倒是可以走过去,最关键是这里出租车非常贫瘠,对就是贫瘠,出了高铁站都别去地下找什么出租车,根本没有,就算打到车了去了博物馆也没有回来的车,个人就是纯粹跑跑走走步行了2公里回的高铁站。【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沅江岸边,算是个创意园区,做的非常好,如果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就是生态园的模式,实打实的不错。博物馆建筑呈现出分体式,写着杂交水稻博物馆的那侧建筑是博物馆主体,走到后面右侧就可以看到入口了,因为没啥人确实容易忽略入口。博物馆进来后就是环行浮雕万年稻梦,袁老手拿稻子站在稻田中间。进来后第一部分先讲了讲怀化地区的文明起源地里人文等等,然后才是杂交水稻的部分。杂交水稻先从各国的研究和理论说起,水稻属于自花授粉基本没有杂交优势,这一学术成为袁老成功前普遍的世界认知。且袁老年轻时代从接受西方遗传学理论转变到苏联的相关学说,也造成理论和客观实际不符合的情况。直到袁老来到这里工作学习,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稻”才开始了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袁老通过实验研究开始实验最早的三系法,如今已经更新迭代至一系列法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关!袁隆平在研究院有过大江南北,这里讲述最多的就是他往返湖南和海南之间的故事,恶劣的高温高湿气候,不方便的交通,自然灾害包括遇台风地震等等,甚至还因为物资短缺因而写信求助的事情,尽管那个年代非常艰苦,但是为了让中国人可以吃到饭,袁老和其同事共同杀出一条血路来!博物馆用大量的图片、回忆录、视频来向参观者展出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整个博物馆面积不大,平时工作日几乎无人,中午进入闸机后计数器显示5,估计这半天就来了5个人吧。这里作为袁老授课工作培育发源杂交水稻的地方,如果有机会还是推荐过来看一看,如今我们的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离不开袁老和所有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值得铭记!
交通:位于安江市区的新建成大型博物馆,交通便利,建议自驾。环境:场地特别大,一共有两层楼,一楼为免费区,主要为杂交水稻的缘起发展史。二楼为收费区,有不少种子和互动项目。票价目前优惠价,半价的38元。推荐理由:特别适合亲子活动,博物馆对面就是新华书店和易烊千玺公益图书馆,旁边就是河边,可以骑骑车。很方便
这座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而今禾下好乘凉”为魂的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一位科学家的毕生梦想,更将人类与稻作文明的万年对话,凝练成一场震撼五感的科学漫游。踏入博物馆序厅,袁隆平院士的巨幅画像与“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宣言赫然入目。仰望穹顶,恍惚间如置身袁老梦想中的“稻荫之下”。从新石器时代的野生稻驯化,到改写人类饥饿史的杂交水稻诞生,每个展厅都暗藏让历史“活过来”的魔法。“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犹如两朵并蒂绽放的文明之花,在"万年稻梦"的主旋律与"奇妙的种子世界"协奏曲中翩然绽放。一趟安江之旅让我流连忘返,处处是惊喜。
#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探秘永不休#安江!一座坐落于群山中的小城,承载着童年的回忆……甜甜的冰糖橙,稻田里金灿灿的麦穗,纯朴的民风终于把值得骄傲的历史一一展现与众,让后辈们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粒种子的点点滴滴!不仅水稻,还有更多的中药材,比如黄精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我们湘西大地的特色,整个展厅里图文并茂,影像生动,很值得一览!
怀化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是一座以展示杂交水稻发展历程和成就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这里不仅是杂交水稻的重要发源地,更是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传承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的圣地。踏入博物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袁隆平院士的巨幅画像,以及那句振聋发聩的“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我的心扉,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家们肩上的沉重责任。此刻,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涌动,对那些为祖国粮食事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充满了敬意。-我意识到,每一个伟大的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而这份付出,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历史展区:从饥饿到丰收的跨越在历史展区,我详细了解了中国粮食问题的历史背景。旧中国,饥饿与贫困如影随形,无数百姓在饥饿线上挣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但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粮食问题依然严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隆平院士等一批科学家挺身而出,开始了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看着那些反映旧社会饥饿场景的老照片,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辈们用辛勤与智慧换来的。这种对比,让我对祖国充满了感激之情,也坚定了我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科研展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走进科研展区,我被杂交水稻研发的艰辛历程深深震撼。从最初的设想,到无数次试验的失败,再到最终的成功,每一步都凝聚着科学家们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袁隆平院士,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与泥土为伴,与稻苗为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爱国情怀。我仿佛看到了袁老在烈日下弯腰观察稻苗的身影,那份执着与坚持让我热泪盈眶。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勇往直前,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它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我们为祖国发展付出的每一份努力中。成就展区:惠及全球的“中国种子”在成就展区,我了解到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看着那些反映杂交水稻在全球推广的图文资料,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爱国科学家们的贡献,则是推动祖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更应该以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观怀化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深刻教育。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更感受到了科学家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时刻铭记这份爱国情怀,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深知,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带娃回我们福地怀化,一定要安排一下这个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建设的挺不错的,可以让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科普知识,长一些见识,特别好。博物馆周围的设施也建设的相当不错。比如有一条短短的玻璃桥,大朋友小朋友可以过过瘾,很好玩
2024年10月1日开展活动,上下两层楼,节假日人太多走马观花晃了一下,建筑非常不错,值得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