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50716+
所在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正街96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崇宁文庙是成都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正街96号, 所属郫都区区号是51011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唐昌内
靠近唐昌镇内
靠近崇宁文庙内
距离74.6米的小北街西
时间:2025-07-1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50716+
所在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正街96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崇宁文庙是成都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正街96号, 所属郫都区区号是51011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唐昌内
靠近唐昌镇内
靠近崇宁文庙内
距离74.6米的小北街西
热门评论
既然来了唐昌,崇宁文庙就必然要来打卡一下。这个景观是免票的,一般早上的时候,也有很多本地住在附近的阿姨们在里面健身锻炼。既然叫文庙,自然和考试是有点关联的。我在拍照的时候心里面也真心的祝愿:所有参加高考,中考以及考研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考试顺利!心想事成!顺利上岸!
唐昌文庙,原为古崇宁县文庙,是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明代永乐年间,崇宁王朱悦燇对文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其建筑规模和规格得到提升。-重建与修葺:文庙在明末清初毁于战火,清雍正七年(1730年),由崇宁县令陈文纮倡导修复,清光绪年间崇宁县令田广恩、黎承礼相继修缮。2012年,当地政府斥巨资对崇宁文庙进行了保护性打造,修复了万仞宫墙、泮池、月宫桥、棂星门,重塑孔子圣像、四配及十二哲等。-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五开间,采用木抬梁结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繁复的堆雕装饰。 -泮池与月宫桥:大殿前泮池,上有桥三座,砖石结构,每桥券三拱,横跨在泮池中间。 -棂星门:为文庙特有制式建筑,门主体建于六级石阶之上,门顶乌瓦飞檐,门身龙纹点缀,门侧桌凳连廊。
在唐昌古镇赶了集后,自然要到菜市场旁边的崇宁文庙逛一逛。恰逢周末,时间也还比较早,庙里健身的当地孃孃很多。这所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还是比较悠久,始建于北宋。建议家里有小孩考试升学的可以来拜一拜,必须心想事成!
青瓦朱檐的唐昌文庙静立六百余年,古柏森森间仍可窥见昔日"一镇四翰林"的盛况。这座川西罕见的完整文庙建筑群,曾以崇文重教之风滋养出无数读书种子,而今化作市民的雅集之地——檐角下茶香袅袅,状元桥前香火氤氲,青石板上流转着古今交融的烟火气。引人驻足的是棂星门前三孔拱桥,昔日唯有金榜题名的文曲星方得通行。如今家长们带着学子虔诚跨桥,铜铃叮当声中,仿佛看见千年文脉正化作绕梁清音。周末,可倚着明伦堂的雕花木窗品盖碗茶,性价比极高,看阳光在泮池洒下点点碎金,我的周末吉祥三宝:香烟、茶叶、美食与摩托就成了我的"非常3+1"。这座庙宇既供奉着至圣先师孔老先生,也安放着市井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这里是晨钟暮鼓与放学铃声二重奏的奇妙地方!【特色体验】√跨状元桥触摸历史温度√明伦堂前体验翰林下午茶√收集全国罕见的"四配十二哲"完整塑像√打卡古今碰撞的"新翰林三宝"
📍位置:位于郫都区唐昌镇西正街,交通还算便利,如果是自驾的话,文庙广场就可以停车。🏛建筑:文庙始建于北宋元佑元年,历史悠久,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如今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韵味。一到门口,万仞宫墙就十分醒目,红墙金瓦,庄严肃穆。走进文庙,半月形的泮池映入眼帘,池上并列着三座精美的石拱桥——月宫桥,中间为状元桥,两侧为榜眼桥和探花桥,桥身雕工细腻,桥头还有明代遗存的麒麟石雕,栩栩如生。穿过棂星门,便是核心建筑大成殿,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塑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殿内的木梁柱很多都是古时进士捐赠,还留有文字,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体验:这里不仅是古建筑的瑰宝,更是文化传承的摇篮。西庑设有传统文化培训,能让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东庑则摆满了精美的文创产品,可以挑选一些作为纪念。每年高考前,还有众多学子前来祈福,祈求学业有成,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郫都区唐昌镇崇宁文庙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是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元代毁于兵火。明永乐年间,崇宁王朱悦燇在崇宁王宫银安殿旧址重建文庙。1644年张献忠入川毁弃,清雍正、光绪年间崇宁县令相继修缮,文庙渐成规模。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大殿,殿内悬挂雍正皇帝“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斯文在兹”亲笔匾额。万仞宫墙:文庙的第一道屏风。泮池与月宫桥:泮池为半月形,是古代官学的标志。上有桥三座,砖石结构,中间为状元桥,两侧为榜眼桥和探花桥。棂星门:正对着月宫桥,“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代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崇宁文庙承载是唐昌自古以来崇文重教、学风隆盛的文化标记。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正街96号,崇宁文庙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元代毁于兵火,历经多次重建修缮。明永乐年间(1404年)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崇宁朱悦樽在崇宁王宫,银安殿旧址重建文庙,1644年,张献忠入川毁弃,清雍正光绪年间崇宁县令相继修缮,解放后为崇宁高等学堂,唐昌二小,唐昌镇中学。1954年文庙宫墙被拆,仅存大成殿及东西庑。2012年进行近百年来最大规模修缮,修复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重塑大成殿孔子圣像,四配及十二哲像。规模居四川现存文庙前列。
唐昌镇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始建于宋代,最初是为了祭祀孔子而建,是当地尊孔重儒的重要场所。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还与学校结合,形成了“庙学合一”的模式,成为传播儒家思想和培养士人的重要基地。保存了川西地区唯一现存的翰林院。文庙的正门入口处有一个泮池,池上有三座拱桥,称为“月宫桥”或“状元桥”,象征着“月宫折桂”,寓意学子科举及第。文庙内的建筑布局严谨,体现了古代官学的庄重与神圣。每年高考前,许多老师和学生会来此祈福,祈求学业有成。
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邂逅了崇宁文庙。这座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的古建筑,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踏入其中,万仞宫墙、泮池、月宫桥、棂星门依次映入眼帘,每一处建筑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大成殿里,“万世师表”和“斯文在兹”的匾额高悬,让人不禁对先哲的智慧与教诲心生敬畏。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每一块石板、每一根梁柱,都在静静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郫都区唐昌镇(原崇宁县县治所在地)是历史文化古镇。北宋年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尊孔重儒风气兴起,在北宋有名的庆历兴学运动以后,仅八万多人的崇宁县在宋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年)修建了祭孔的文庙。与此同时,尊经重儒的庙学也开始兴起,崇宁文风一时鼎盛。崇宁文庙,因庙内钟鼓楼旁植金、银古桂而得名。唐昌镇人民政府于2011年重修文庙,尊旧制,恢复祭孔典礼,成为宏扬国学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