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50702+
所在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皇亭广场1047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10-82737810
简介信息:崇安寺-阿炳故居是无锡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皇亭广场1047号, 所属梁溪区区号是32021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崇安寺内
靠近崇安寺街道内
靠近崇安寺内
靠近崇安寺-阿炳故居内
距离49.4米的人民中路北
距离27.9米的钟楼街41号东南
距离115.7米的人民中路/园通路(路口)西
热门评论
阿炳故居,在崇安寺的中心,挺有意思的一个小院,不要门票,应该是仿的。阿炳作为无锡的名人,几首二胡曲名气非常大,确实值得这个排面。戴墨镜,拉二胡,不是阿炳就是河图,阿炳故居里主要讲的是他生平还有几首曲目试听,其实有个挺有意思的事情,阿炳的失明是因为艾滋,不过这种事情显然不会出现在官方的宣传上。说来像阿炳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或许因果对于他是苦难,对于世人是财富吧。
[圆图钉]交通停车:崇安寺步行街这边,停车的话要去找地方。坐地铁比较便利,出来就可以到附近。[过程]展览内容:故居的环境,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一些文化传承很有意义,参观了十多分钟不错![诉求]排队预约:不用排队预约,开放式的参观地。
二泉映月、阿炳的故居。虽然我们来的时候开着门儿,但差点就错过,因为他晚上要关门儿,上一次来的时候是晚上没有开门儿,啥都没看到。里面就是简单的介绍他的生平故事,反正路过看看就行了,免费的景区还是蛮有意思的,周边就是很热闹的一个商业体,夜晚很漂亮。
阿炳故居就在崇安寺里(旧图书馆斜对面,无锡银楼边上。)带小朋友来打卡,完成艺测。好多小朋友在轮流打卡[笑哭]都是为了学校的艺术测评。[捂脸]里面可以听到阿炳作品片段,还有阿炳本人的演奏。殿里有关于阿炳生平和作品的一些介绍。
阿炳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二泉广场旁,图书馆路30号(原雷尊殿道观),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出生地、成长地及离世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对外开放,无需预约,地方不大。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与崇安寺商业区连通,是无锡的市中心区域。阿炳早年因放纵染病致双目失明,后流落无锡街头卖艺为生。最知名的《二泉映月》创作灵感源于无锡“天下第二泉”的自然景致。失明后重返泉边,通过流水声忆起童年恩师,激发了对家乡美景和生活理想的追忆。原曲无名,1950年阿炳为中央音乐学院录音时才正式定名“二泉映月”。当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荫浏教授赴无锡,用进口携带式钢丝录音机为阿炳录制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雨》,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龙船》,这也是阿炳唯一流传下来的6首作品,照片也只有一张。这次录制完不久,同年阿炳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次年(1951)二泉映月全国播放,轰动乐坛。在1977年被美国“旅行者1号”送入太空;1985年评为“世界十大音乐经典”;指挥家小泽征尔誉其“需跪着听”。并通过歌剧、教材等多元演绎延续其生命力。故乡无锡为他塑像,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不知阿炳若是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慨,创作出怎样的音乐。
[过程]阿炳故居,在今年更新修缮后,成为了很多爱乐者的必打卡地。阿炳生平厅内,新媒体和银丝古建共同构成了展示空间,光影交错,江南风情尽显。故居的空间被分为生平厅,民乐厅,起居室,音乐赏析厅和文创厅五个部分。个人感觉里面的文创产品,虽然品类不多,但款式和价格都不错,应该不止放在展示柜里,而应该安排人员在此开放售卖。[圆图钉]交通停车:阿炳故居,位于崇安寺步行街,地铁三阳广场站。
阿炳故居位于无锡市中心的崇安寺商区。瞎子阿炳因一首《二泉印月》而闻名天下,但很多去参观过阿炳故居的人会大失所望,就是两三间破房子,里面的家具也是简陋破旧,没有什么好看的。其实这才是比较真实的,阿炳穷困潦倒,如果故居搞得富丽堂皇,那肯定是假的。好在旁边有介绍阿炳生平事迹的陈列室,可以非常完整地了解阿炳的一生。
阿炳故居在崇安寺,无锡县图书馆旧址边上。这是我见到的最简陋的故居了,没有之一,可想而知当年阿炳的穷困潦倒,不过那个年代对于一个盲人街头艺人能有这一方容身之处也已是父辈的保佑了。进门处有阿炳生平介绍,很是让人感慨,也有颇多惋惜。
一直以来只知道瞎子阿炳,以及他的那首二泉映月,这次游无锡,总算知道了原来他是无锡人,而且还是道教出身,顺便带着小女来感受一下二胡宗师的文化,攒攒运气,能让她的二胡技艺更上一层楼。
我如何配得上我所受的苦在苦难中,善与恶,罪与罚,道德与良知、彷徨和挣扎和煎熬,都被最大程度的凸显出来,苦难的极致是救赎和沉沦共在之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里写到,人这种生物真是卑劣至极,对于这样的不幸,竟然也能忍受并且习以为常。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承受苦难的人自身对苦难的无动于衷。阿炳的一生,可以说不堪至极,但是他从未被苦难吞噬过。他的音乐天赋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这位社会最底层的流浪民间艺人,每日徘徊在闹市街头,那些吹拉弹唱就像一位超然的观察者对世间沉浮的描绘,对人间悲苦的倾吐,在生存与恐惧的张力间穿行。叔本华赞颂人类的艺术家,他们有能力可以超越意志盲目的欲望,幻化为痛苦的解药。曾经在上音听过某位教授对《二泉映月》的技术解析,具体不是太懂,不过老师提到了在演奏中必须要注意节奏的特殊性,尾音的延伸和颤音的运用不同于寻常,一定要有一唱三叹的的迂回曲折感,否则就会很难听。中国的演奏家没有一个能演奏好二泉映月,他们能把二泉映月拉出《江河水》的气韵已是极致了。这不在于演奏技巧,而正是在于这种极致的困苦病态中看到另一个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没有几个人有。高尚的人从来不美化苦难,他们直面苦难,这是是人类最大的勇气。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评价自己:即使我不再相信生活,即使我对珍爱的女人失去信心,对常理失去信心,相反,甚至确信一切都是混乱、可恶乃至被魔鬼操纵的一团糟,即使一个人绝望时的种种恐怖统统临到我头上——我还是要活下去,一旦从杯中抿了一口,便再也不愿舍弃它,直到把酒喝干为止!小泽征尔评价《二泉映月》时说,应当跪着听。艺术家最懂艺术家。视听室里有原声版,听得我有种去要饭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