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713+
所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多伦路5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1-56961196
简介信息:上海基督教鸿德堂是上海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多伦路59号, 所属虹口区区号是310109.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四川北路内
靠近四川北路街道内
靠近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内
靠近上海基督教鸿德堂内
距离16.9米的多伦路南
距离24.1米的多伦路59号南
距离131.6米的四川北路/多伦路步行街(路口)西
热门评论
漫步多伦路,远远瞧见一座建筑,乍看以为是中式的,走近才惊觉是中西合璧的独特存在。这座位于多伦路59号的鸿德堂,前身是美华书馆附属思娄堂,1925-1928年迁址重建,“鸿德”之名是为纪念费启鸿夫妇。教堂呈长方形,面积1137平方米。外观采用中国传统斗拱飞檐,青瓦覆顶,青砖砌墙,红色水泥圆柱仿木构架,檐下重彩描绘,入口方形钟楼是四方攒大屋顶,尽显中国宫殿韵味。然而内部,却是基督教传统的礼拜大厅,如此奇妙的融合,实属罕见。1994年,它入选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如今既是重要宗教场所,也是文化景点。每周都有祷告会和唱诗班活动,双休日更是人气爆棚,不少人前来祷告。教堂平常不对外开放,想必夜晚亮灯时,定是格外迷人。来多伦路,千万别错过这座别具一格的鸿德堂!
在多伦路街区,外观非常有上海特色,两层独立的礼拜堂。有高耸的钟楼是其标志性特征,内部设有礼拜堂和教会办公室。上海鸿德堂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个教堂的造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堪称相当炸裂的存在!我想,大概是当时那个时代“中体西用”思想的反映吧。伴随着近代上海的发展,这座教堂也是经历过重重磨难,甚至还曾在上世纪中后期被破坏殆尽、沦为了小商铺和歌舞厅。所幸进入21世纪后,它又重新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这才得以让我们近距离欣赏~
周末,騎自行車的遊歷是比較隨意的;去多倫路文化街偶遇鴻德堂,一眼就被民國風的中式教堂的教築風格吸引,規模不大,修繕保護的非常不錯,也感覺在民國時期,建築設計師的大膽改良,用中式的建築去承載西式的宗教,完美溶合,還在為現代宗教信仰者服務;也對歷史有興趣的我們多一些了解過往的途徑……
位于多伦路59号,文化街内。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外观很特别,较为罕见。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外墙以青砖砌筑。平时不对外开放,晚上亮灯感觉应该挺漂亮。
教堂外观很有中国古建筑的特色,窗是琉璃的,阳光照上去,很美。这些是圣诞节拍的。好像周六是对外开放的,周日7:30,9:30是礼拜时间段,可以去听牧师讲道,了解基督教的文化,他们很欢迎新来的人,接待的人很热情,会耐心讲解,基督教的故事。
每次走过多伦路,都会被鸿德堂所吸引。在多伦路59号,就是这座独具特色的教堂。前身为美华书馆附属的思娄堂,1925年迁至窦乐安路重建,1928年落成,距今快200年了。为纪念费启鸿夫妇命名为“鸿德堂。教堂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1137平方米。外观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屋顶为青瓦,外墙清砖砌筑,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重彩画,人口处的方形钟楼为四方攒大屋顶,呈现中国宫殿风格,内部则是基督教堂传统的礼拜大厅,是中西合璧的建筑。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如今是上海重要的宗教场所和文化景点,每周有祷告会、唱诗班活动。
到四川路游玩,走进多伦路,发现有一座教堂就进去礼拜了。了解了鸿德堂不仅是信徒们做礼拜的宗教场所,也是一处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推荐大家有机会去多伦路,感受一下它独特的魅力,体验中西文化交融的奇妙。
上海基督教鸿德堂位于虹口区多伦路59号。1925年动工,1928年落成,是为纪念费启鸿而建。其建筑风格独特,是上海唯一一座中国宫殿式外形的基督教堂,屋顶采用斗拱飞檐结构,外墙青砖砌筑,内部有罗马双柱构成的拱形走廊,中西合璧。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24年12月24日平安夜,到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59号鸿德堂圣诞崇拜。鸿德堂是一座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黄墙、红柱、青瓦,门口还有二个石狮子守着,只有漂亮的彩色玻璃窗户,才让人联想到它是一座教堂。鸿德堂,面积不大,共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