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0722+
所在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仪凤南街与谷家巷交叉口西5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凤凰台是咸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仪凤南街与谷家巷交叉口西50米,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0722+
所在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仪凤南街与谷家巷交叉口西5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凤凰台是咸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仪凤南街与谷家巷交叉口西50米,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凤凰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是陕西咸阳市区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关中四大名台之一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凤凰台建筑别致,当年为全市的制高点,上边有庙宇,廊檐参差,形似一群凤凰聚集一处,故曰凤凰台。
陕西咸阳凤凰台-建筑艺术价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咸阳市区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台古建筑群,为明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为主,琉璃彩绘装饰,建筑布局精巧,造型独特,形似凤凰展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见证价值:作为咸阳古城的北城楼,是咸阳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见证了咸阳从古代城市发展到现代城市的历史进程,对研究咸阳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革命历史价值: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凤凰台设秘密电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是咸阳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与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相关,是“乘龙快婿”等成语的发源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传承和弘扬咸阳地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陕西关中四大名台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四年,这里不仅是明清建筑的代表,还承载着弄玉吹箫引凤等传说。整体建筑形似凤凰展翅,台墩两侧各有29级台阶,两边有32级台阶的翅膀,前有石碑坊及磴道,布局精巧。天气好台上可以晒晒太阳,听听鸟叫声,周边有安国寺、文庙、北极宫等古建筑环绕,还有咸阳博物馆、咸阳古渡、清渭楼等景点,且临近小吃街,游玩后可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特别小众的一个景点,不仅仅是人很少,景点也非常小,纯免费的,也不用预约,去了直接进就行。这个景点有点类似于西安的城墙,只不过是迷你版的,只有小小的一点点,顺着楼梯登上城楼,有两个很小的展厅,有关于乘龙快婿、笙箫相合、终成眷属等成语的介绍,有咸阳的历史介绍等等,东西不多,内容也比较简单,参观一下大概15分钟。
1.历史底蕴深厚凤凰台始建于明代(一说可追溯至秦汉),曾是咸阳古城墙的北门城楼,也是明清时期"咸阳八景"之一"凤凰展翅"的所在地。作为咸阳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它见证了老咸阳城的变迁,对历史爱好者而言很有意义。2.建筑特色鲜明典型的明清高台楼阁式建筑,青砖砌筑的高台、飞檐斗拱的殿宇保留着古韵。台基上的清代石碑、砖雕和建筑构件细节值得细看,是摄影爱好者的好题材。3.免费开放&位置便利位于咸阳老城区(渭城区仪凤西街),免费参观。周边有安国寺、南阳门等古迹,可串联游览;步行可达北平街(美食街),方便安排行程。4.小众清净相比热门景点,这里游客稀少,适合喜欢避开人潮、安静感受历史的旅行者。
📍凤凰台凤凰台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作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旧址,这里不仅有“萧史弄玉”的美丽神话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还能让他们感受历史的沉淀。🌈相传,“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局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乘龙快婿”的说法由此而来。
咸阳凤凰台是有历史典故的一个景点。无需预约,开放到晚上九点。在古代,帝王们很喜欢平地起高台。和现代经济发达就喜欢盖摩天大楼一个意思。这个凤凰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穆公时代。这里诞生了乘龙快婿的成语。还有一些古时的石刻碑文可以参观。整体来说很幽静有历史感!
凤凰台和安国寺还有文庙离得比较近。凤凰台主要的典故就是乘龙快婿,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这长大樂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得打卡当地的博物馆和各种人文地理典故。[捂脸][捂脸][捂脸]这个凤凰台也不大,二楼先是凤凰台的由来,那里面还有雕塑蜡像,,后面呢个小馆里面是一些在这个地方发生的近代史。拍拍照📸📸📸,打打卡!!!
这个文物属于明代的,在咸阳博物馆附近的一条老街里。传说中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目前是咸阳市区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如今可在营业时间内免费参观,登高远望,台上面还有大殿改成的小型博物馆,里面简单的介绍了咸阳的一些历史。台下有碑廊,存放着历代的石碑和石刻。
夜已深,没有什么人,景区已经休息啦。明月皎皎,星汉西流,几乎是脱口而出,秦时明月汉时关。后来才想起来,王昌龄是唐朝诗人。而大部分城墙能留下来的,也多是明朝了吧。明朝城墙,唐李二凤,今人修葺保护,一切都是曾经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