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622+
所在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岳各庄路1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15-5939728
简介信息: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是唐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岳各庄路19号, 所属路南区区号是1302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山街道内
靠近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内
距离272米的南湖大道北
时间:2025-06-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622+
所在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岳各庄路1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15-5939728
简介信息: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是唐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岳各庄路19号, 所属路南区区号是1302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山街道内
靠近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内
距离272米的南湖大道北
热门评论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于2008年4月开始兴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是一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其中的地震博物馆于2009年10月落成。公园内纪念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成,一进入公园,镌刻着近30万人名字的纪念墙非常震撼。
到唐山很多次一直不敢开启这一段路,今天带着孩子想要他们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虽然我也是听父辈描述过那场灾难,但这些年很多影视作品都演绎了当年的情景,无法感同身受只能选择铭记。地震遗址公园有当年没有倒塌的厂房墙壁,有今日依旧生长的树木,还有大型石碑上密密麻麻的牺牲人员名单。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从踏进园区的那一刻,会不想讲话,不想大步流星,只是安静的站在那里去感受当年惊心动魄和颠沛流离,愿安息。
**【裂痕处的新生|写给唐山大地震48周年祭】**站在灰白色混凝土构筑的纪念馆前,二十四万根金属丝从天穹垂落,每一缕反光都是未能说出口的遗言。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的秒针永远凝固在倾斜的钟楼雕塑里,而我的影子正与十万个湮灭于瓦砾的名字重叠。---###**第一展厅:凝固的3时42分**防眩玻璃柜中陈列着被时间封存的证物——停止在震前时刻的结婚手表、嵌着碎玻璃的布娃娃、半截铅笔头在作业本上划出的最后一道抛物线。最令人窒息的是一组地震断层岩芯样本,那些扭曲的沉积层像极了人类文明被暴力折叠的切片。全息剧场里,数字复原的凤凰山在7.8级震颤中裂开又合拢。当虚拟技术重现某间坍塌教室的瞬间,前排观众不约而同伸手去接投影里坠落的书包,却只抓住一束穿过指缝的蓝光。---纪念墙:十万次心跳的余震长297米的黑色花岗岩墙体上,密密麻麻的银白色名字如星群闪烁。指尖触碰铭文时,温度传感器突然亮起微弱光点——工程师在墙体夹层埋设了心跳频率模拟装置,每平方厘米压强达到人体脉搏强度时,对应的姓名便会泛起涟漪般的柔光。在“未名者”区域,游客们正用触控笔在电子屏上书写记忆残片:“穿蓝条纹背心的卖冰棍大爷”“总在文化宫门口跳忠字舞的姑娘”“夜班矿工口袋里半块压碎的鸡蛋糕”……这些匿名叙事化作光斑,沿着墙基流动成一条没有尽头的河。重生启示录二楼环形展厅颠覆了传统悼念空间的悲情叙事。1976年8月的解放军医疗队手术器械旁,陈列着2023年汶川地震救援队的液压剪切器;唐山老农用马车运送伤员的照片对面,是翼龙无人机投送应急物资的1:1模型。最震撼的是地震波模拟台旁的数字地球仪,红色光斑标注着近百年全球重大震源,而代表人类抗震技术的绿色光点正以更快速度蔓延生长。最后的沉思厅穿过布满裂缝意象的镜廊,圆形穹顶下720块OLED屏循环播放着幸存者瞳孔特写。98岁的赵奶奶在镜头前沉默良久,突然指着空中某处:“那天夜里,星星落得比瓦片还急。”她的皱纹里藏着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离开前,我在电子悼念屏输入祖父的名字——那位用钢筋撑起生命三角区的工程师。系统生成了一枚种子二维码:“您缅怀的每个生命,都将加入京津冀防灾林计划”。明年春天,一棵栾树会带着这串基因密码,在唐山地震纪念公园抽芽。当暮色浸透纪念馆外墙的抗震混凝土,我看见裂缝里探出一枝野蔷薇。这座博物馆终究不是时间的坟墓,而是把破碎的过往熔铸成预警未来的钟摆。二十四万次陨落,终将在某个清晨绽放成二十四万朵重生的云。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岳各庄路19号~距高尔夫球场公交站82米步行约1分钟!假期带孩子们来感受一下百年工业重镇的仅仅23秒,多少人失去了生命,整座城市变成了废墟!最震憾的是刻有20多万人逝者姓名的纪念墙。走进馆内灯光昏暗最醒目的是地面上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馆内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能把你带入到50年前当时的场景,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在大灾大难面前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珍惜眼前美好生活!敬畏生命!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于2008年4月开始兴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其中的地震博物馆于2009年10月落成。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镌刻着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纪念墙每面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墙体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预示着逝者与生者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永远铭记1976年7月28日这个令唐山人悲恸的日子。纪念展馆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出照片近500幅,实物300余件,复原式景观4组,蜡像30余尊,主要展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震后唐山人民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在1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注:纪念公园免门票、免预约,直接进入就可以了。
主要景点与亮点**####**(1)地震遗址区**-**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原厂房在地震中严重损毁,现保留扭曲的铁轨、坍塌的墙壁等原貌,直观展示地震威力。-**地震纪念墙**:-长达500米的黑色花岗岩墙,镌刻24万遇难者姓名,供市民祭奠。####**(2)地震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内容**:-**灾难纪实**:通过影像、实物(如地震损坏的钟表、家具)还原震后场景。-**抗震救灾**:展示解放军救援、全国支援唐山的感人历史。-**科学科普**:介绍地震成因、逃生知识等。####**(3)纪念广场与雕塑**-**主题雕塑**:如《破碎的时钟》(定格在凌晨3:42,地震发生时刻)、《生命之光》等。-**祭奠广场**:每年7月28日(地震纪念日)举行公祭活动。###**参观意义**-**铭记历史**:展现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坚韧与团结。-**科普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城市重生象征**:见证唐山从废墟到现代化城市的奇迹。
北京去唐山开车很近,周末带孩子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的历史,刚一到门口其实还是有点尴尬的,门口卖冰糕的喇叭一个比一个声音大,特别吵,但是进入到公园遗址时候,还是很震撼的,大面积的碎石是唐山地震的原貌,24面石碑记录着这次地震遇难人员名单,每一个小小的格子里记下了40个鲜活的生命,一面石碑就是一万人,原址的车辆厂房东倒西歪,看介绍原来35米的烟囱地震后地面上只剩下19米,进入到博物馆里,更仔细的观看了地震后家园被毁,人们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历史写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我们一定要敬畏自然,这次带孩子参观感觉很有意义。
虽然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将近五十年了,但当年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来到唐山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公园门口断裂的时间时钟记录着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往里走,一面长长的墙体上刻着地震遇难者的名字,看着这些名字,让人心情沉重,在这些名字里,除了大地震的遇难者,还有参加救援的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看着这些名字,可以想象当年的大地震的惨烈,史上罕见。现如今,新唐山建设发展的日新月异,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丰富的展品与资料: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展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背景、发生过程、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震后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艰难历程。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件件充满故事的实物,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惊心动魄的1976年。\\t●\\t震撼的场景复原:运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对地震现场进行了场景复原,倒塌的房屋、扭曲的铁轨、断裂的桥梁等,让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体会到当时人们所面临的绝境。\\t●\\t感人的抗震精神展示:这里也展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事迹,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志愿者们不顾安危,奔赴灾区救援的场景,以及唐山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建家园的精神,无一不让人为之动容,深刻诠释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23秒,24万条生命;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尘不染的蓝天白云下,24堵密密麻麻镌刻着遇难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墙仿佛24颗直撞入心脏的黑色陨石,令人情不自禁的透不过气来。广场上有几个男女鲨臂在大声说笑,有个四眼女笑得格外刺耳而肆无忌惮,引来周无数人的怒目而视。她也真不怕这么多亡魂晚上去砸她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