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50716+
所在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花园唐人街三线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六盘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花园唐人街三线, 所属钟山区区号是52020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荷城街道内
靠近凤池园内
靠近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内
距离158.9米的唐人街东
时间:2025-07-1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50716+
所在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花园唐人街三线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六盘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花园唐人街三线, 所属钟山区区号是52020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荷城街道内
靠近凤池园内
靠近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内
距离158.9米的唐人街东
热门评论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古镇,2013年8月开馆,是国内首家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75亩,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馆内藏有2万余件文物文献,包括实物展品1300余件、历史图片1300余张及大型工业设备。**室外展区陈列18件珍贵工业文物**,如服役37年的“上游0405”蒸汽机车、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等,见证了三线时期西南工业的磅礴发展。**七个主题展厅**通过战略决策、群英会战等板块,结合声光电技术还原20世纪60年代“干打垒”住房、矿山生产等场景,生动呈现了10万建设者“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艰苦创业史。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2024年单日峰值达1.4万人次,成为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三线精神的文化地标。
[诉求]排队预约:刷身份证or扫码预约🌟场馆设施:一层配备洗手间🚻;没遇到定期讲解员,可扫码听在线讲解;展厅分三层,由下至上依次按时间顺序讲述;没发现有可供游客休息的座椅[过程]展览内容:展厅展品丰富,多为仿制品,捐赠品,属于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辈风格,图文并茂,生动再现了当时以“六枝、盘县和水城”为焦煤开发中心的三线建设工作困难重重的场景,十几万建设者响应毛主席号召背井离乡,为实现“国防安全”和“富民兴黔”的双重目标,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山地峡谷当中去,任劳任怨,不计酬劳,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贵州工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多重温这段伟大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可以坚定信念信仰,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吾辈当自强!🕶️
来六盘水一定不能错过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承载的那段特殊历史,真的超震撼!馆内藏品丰富,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具,再到历史文献、图片等,每一件都见证着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一台斑驳的机床,仿佛诉说着当年工人们日夜奋战的场景;一幅幅老照片,定格了建设者们坚毅的神情,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远离家乡,在艰苦环境中挥洒热血,无私奉献。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讲述三线建设历史的博物馆。这场上千万人参与,四百万人迁徙,几代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业绩,也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六盘水市市郊,水城古镇内。博物馆是免费的,但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预约成功后直接刷身份证入馆。博物馆有三层,用了大量的图片,历史实物,还有声光电的大型模型等方式,介绍了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数十万热血青年来到贵州,支持三线建设的这段光辉岁月。他们不畏艰难,在航空,航天,煤炭,钢铁等各领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设计新颖,展品丰富多彩,生动地展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和辉煌成就。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都承载着那段难忘的岁月。在这里,我看到了三线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贵州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创业之歌。
第一次到贵州六盘水,第一次到六盘水水城古镇,第一次到三线建设博物馆。这里记录并展览了60年代,我们的父辈,为了国家发展大西北的战略,奔赴大西北,吃苦耐劳舍生忘死的拼搏精神。前辈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国家繁荣,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
交通:贵阳市区,在水城古镇里面,停车不方便。展览内容: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重要战略调整和布局,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转移,对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的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博物馆用展品记录了这一个重要的时刻。展厅不是很大,游览时,40分钟可以完成。tips:场馆外的火车站和煤矿展示了当时的工作情况。
致敬共和国的领袖和三线建设的广大建设者今天以随团听和独自看的方式参观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看到那些铿锵的话语,如“攀枝花是战略问题,不是钢铁问题”、"钉子就钉在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主攻两矿(宝鼎煤矿、攀矿)拿下两厂(水泥厂、电厂)”,仿佛将我带回到三线建设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广大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奔赴攀枝花,披星戴月,战天斗地,为攀枝花开发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和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与当年外环境相似的情况正在出现,今天共和国又面临着产业西迁,当年的三线建设,奠定了国家傲视他国的全产业链基础和实力,有理由相信,在先辈们奋力创建的基础上,当前的西迁战战略更将铸就敌对势力高攀不起的壁垒!
六盘水是典型的因三线建设而有而兴的城市,所以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是此行计划中的一个重点。年纪越大,越是对过去充满兴趣。快到博物馆时,一个工作人员正在绘制黑板报,忍不住看了一会儿。那场景一下把人带回红领巾飘飘的年代。博物馆挺大,主馆有三层。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一句“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看得人感慨万千。上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家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启动三线建设。依据地理区域,将新疆、东北、东南沿海地区划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为三线。三线建设开始后,全国各地有二百万人投身三线建设,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六盘水作为三线建设规划中重要的能源冶金基地,十八万建设者和大量的物资从四面八方陆续迁入,直接推动了原本边远落后的六枝、盘州、水城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当年的建设者,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把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三线建设,如火的时代也赋予了他们非凡的人生。致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