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11+
所在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8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3-63537192
简介信息:抗建堂剧场是重庆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8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11+
所在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8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3-63537192
简介信息:抗建堂剧场是重庆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8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抗战时候,城内外新建一些戏剧中心。城内以国泰为主;城外则以抗建堂为主。时过境迁,曾经的戏剧中心,如今也在周围附建了一些仿民国建筑,仿佛要将时光倒回那个年代。白天去,居然博物馆不开,只待哪天晚上有机会,再去看一趟。
今天天气好,出来溜达一下,路过抗建堂顺便上来看看,这里确实翻新了,但是感觉好冷清,是不是非要晚上有剧场的时候才热闹啊,白天除了几个稀稀拉拉过路人,基本就没什么人了,只有旁边的麻将馆还比较热闹,下次有机会晚上来吧
第二次来抗建堂,第一次看了风雪夜归人,听说河街茶馆是编排的新剧,嗯……作为一个观众,有点感触。这部剧给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剧情的编排,有几个点真的是非常值得吐槽。剧情第一幕开始就是日本轰炸,号子头大哥被炸伤,将红箱子托付给儿子水大棒,转交给河街茶馆老板娘幺姨妈。红色的特点,一般代表了革命的颜色,还有一个突出重点的作用,第一幕出来基本就奠定了基调,全剧都会围绕这个红箱子发展,本来以为会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转交情节,结果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转交转场,然后引出第二幕一群人在河街茶馆讨论幺姨妈得到了一个红箱子。第一个问题就是第二幕,第二幕是最不好排的,因为第二幕会出现大量的配角人物,为了从剧情上介绍这些配角人物,加入了大量的生活琐碎情节,这些情节突然就跟那个红箱子脱了节,加上是方言剧,运用了大量当时的方言俚语,即使观影前有手册介绍这些方言的含义,舞台两边有台词展示,也很容易给人一种场景杂乱,看不懂听不懂的感觉,而且这段时间是比较冗长的。第二个问题是水大棒和白藠头的爱情故事,整部剧的主角其实只有幺姨妈一个,这段故事的编排其实有点抢戏,并且和红箱子基本没有任何的关联,如果说是为了表现反抗日本侵略,牺牲爱情,最后幺姨妈的感情线和这小两口的爱情能形成一个反差,起一个对照升华作用,我觉得还可以,但是最后好像就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一样,我有点没看懂这段存在的意义。第三个问题就是有钱人史大爷的故事线,最莫名其妙就是这段,从整部剧来看,他是一个类似袍哥老大的角色,虽然混,但是大方向还是正面的,他有个三姨太,他也喜欢幺姨妈,结果三姨太被日本人炸死了,肚子里面还有三个月未出生的孩子,这个时候他决定和日本人对着干,对着干的方式是……再取一个老婆~~欧买噶,这是什么鬼逻辑,然后去茶馆勾搭幺姨妈,幺姨妈讲述了她和号子头大哥,以及红箱子的故事受到了感动,还捐了一块金表。哈?杀妻杀子都没让你捐款抗日,听了喜欢的女人和其他男人的爱情故事你感动了?还捐了块表?现代恋爱脑狗血剧都不敢这么写啊………总的来说,如果风雪夜归人我能打到9.5分,这部剧顶多只能给到6.5-7分的样子,当然两者不是一个类型,可能个人偏好不一样。值得夸奖的是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比如幺姨妈独当一面坚强又柔弱的泼辣,比如白藠头舍不得情人上战场,又不得不支持的矛盾,又比如小人物里面那个老学究的酸腐,黄辣丁的欺软怕硬,不管是台词功底还是动作演绎,都很连贯通畅,转场还运用了貌似京剧的唱腔,也比较有特色,希望抗建堂以后能编排出更多更好的话剧,再接再厉~~~PS:说实话,超越1949并不难,1949主要是靠舞美和宏大的场景拉分。
在曾家岩公交车站附近,后边就是金刚塔,附近特色小吃也比较多,早上吃豆浆油条,中午吃纯阳酒家,晚上吃纯阳小酒馆[尴尬]爱吃辣的朋友附近火锅也比较多,听说还不错
抗建堂剧场建于1941,蕴含着“抗战建国”之意。在抗战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作家编剧导演和表演艺术家齐聚在重庆。他们在这里创作并上演了许多经典剧目,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戏剧运动时期,被中国话剧史界誉为“中国话剧的黄金岁月”。解放后,抗建堂曾改名为“红旗剧场”。经过修缮的抗建堂,增设了重庆抗战戏剧历史陈列,以新的形式展现那段峥嵘岁月。
⛰️景点玩法很小的一个地方,一个小博物馆,一个外街道做文创,一个剧场可以购票看演出🚗交通住宿附近很方便,就在老城区里🍜美食推荐出来有好多家火锅店,闭眼入就行,都很好吃📌贴心TIPS一到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就够了,适合对文学史和戏剧史感兴趣的人,如果要看戏可以结合演出的时间
在渝中区的抗建堂,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里,他在这个观音岩的车站后边从观音岩车站有一个电梯可以直达这个看,所以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到这里来游玩一下,我是晚上去的,晚上人很少了,几乎没什么人,如果白天去这里也比较热闹,还有好多准备了很多的卖特色礼品的,在这里纪念品的都有
没想到在重庆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提到重庆,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洪崖洞、李子坝的穿楼轻轨、鹅岭二厂、长江索道、人民大礼堂…比起这些已经被大众熟知的网红景点,我更爱同属于渝中区的宝藏“话剧圣殿”—抗建堂。在这里观看了由重庆市话剧院的专业演员们带来原创方言话剧《河街茶馆》。该剧以抗战时期重庆河街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娘和茶客们的命运波折,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坚韧与善良,以及民族骨气和重庆精神。
1940年4月,郭沫若为解决当时重庆戏剧界名家荟萃、剧场奇缺的困难,决定新建一处话剧剧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取战时全民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意,为剧场亲笔题写“抗建堂”。剧场于1941年4月5日建成。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大后方戏剧运动的中心,抗建堂则是话剧演出的重要阵地。1987年1月23日,重庆市将抗建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重庆市话剧团所在地。重庆抗建堂是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中国话剧史、抗战史以及重庆的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建堂,作为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的建筑,不仅是我个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广大民众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此,我愿就个人对抗建堂的感受与评价,做一番正式的阐述。首先,从历史意义而言,抗建堂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抗争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不屈。每一次踏入这座殿堂,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岁月中,先辈们为国捐躯、英勇奋斗的伟大情怀。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不仅令人肃然起敬,更激发了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其次,就建筑艺术而言,抗建堂融合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庄重与典雅,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实用,展现了当时建筑师们高超的艺术造诣与创新精神。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那段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无限遐想。再者,从教育功能来看,抗建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定期举办的展览、讲座及纪念活动,它让后人得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年轻一代的爱国热情与历史责任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抗建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去,启迪着未来。我个人对抗建堂的评价是:它是一座集历史意义、建筑艺术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珍视、去学习、去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抗建堂能够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