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60719+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辽上京遗址南塔是赤峰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0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60719+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辽上京遗址南塔是赤峰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内蒙古巴林左旗之辽上京南塔塔身上的佛雕都被请了下来存放在了辽上京博物馆内辽上京遗址大多已成废墟,只有这座塔屹立在曾经的大辽帝都南门的高岗上守望千年临近塔下大概有200米狭窄土路不大好开,出行要注意安全
辽上京南塔是很有意思的一座塔,有趣的点在于这座佛塔上竟然出现了道家天尊的形象。《元史•张德辉传》中,忽必烈问张德辉:“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通过这段对话,反映了元朝官方对于辽金两朝灭亡的评价,也侧面反映出辽代崇佛之盛的状况。《辽史》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月,城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带)于潢河之南,始建开教寺。”这是契丹族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这一举措标志着佛教开始在契丹族中传播和建立基础。随着辽太宗耶律德光在927年攻入燕云十六州,进一步促进了佛教在辽的传播。及至辽圣宗、兴宗、道宗三朝,辽对佛教的推崇达到了顶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在上京南塔这样一座佛塔上会出现道家天尊的形象呢?辽采用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民族治理政策,对儒、释、道三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随着势力的扩张,降俘归附者日众,作为中原文化一部分,道教在辽的疆域内也逐渐传播开来,占据一席之地。皇室贵族信仰道教的不乏其人,例如,辽圣宗对“道释二教,皆洞其旨”,其弟耶律隆裕更是“自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释道并祀在石窟寺、造像碑上并不稀见,看甲方爸爸的心意。上京南塔上出现道像是否也是同样原因?再者,上京南塔建造年代无考。据载,辽上京始建于公元918年,时称皇都。辽灭后唐并得到燕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大辽,并将皇都改称为上京,府曰临潢。此时是辽太宗(926年-947年)年间。观同样在上京的北塔,其早期的风格样式与南塔成熟期的辽塔风格,两塔显然不是同时期建造的。据此揣测,南塔大概不是辽初期的建筑。再推测一下,太宗之后,世宗只干了4年,后面那位睡王大概也没空搞这些,紧接着就是景宗和圣宗了,或许这二位在位期间更接近南塔的建造年代?这一时期,也是北宋杨家将故事发生的时期!以及语文课本上那些让我连篇累牍背诵并必考的大家们,还没开始动笔写!
自驾来到巴林左旗林东镇,查到辽上京遗址南塔,还是很值得去看一下的。南塔位于辽上京遗址南约2.5公里的龙头山北侧,我们开车去,导航下了大路,还要走2公里多的上山土路,极不好开!南塔为砖筑八角七层密檐式空心塔,高25.5米。须弥座塔基边长3.8米。塔檐残破,塔身各面嵌有赭色石质和砖质浮雕,有佛、飞天、菩萨、道士、小塔等。檐头系风铃;塔身嵌有浮雕,刀法细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可以想像,当时辽上京南北山上,佛塔高耸,风铃飘鸣,诵经声声,一派佛国盛世景象。傍晚夕阳西下映照着古塔。
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非常不起眼的小道,没有门,也没有门票,也算制高点,可以看到全城,塔有被修复,塔上镶嵌的很多东西都在博物馆展出,塔上为复制品。非常近距离的观看,还是很震撼的,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看了很多塔第一次看到如此壮阔且没有任何看护的塔真是惊喜又别有一番感觉!这座辽塔就在一个小路开车到尽头,跟着导航比较容易找到,但真的令人惊喜,仿佛他在这里前面就是等待着世人发现,密檐式宝塔跟别的辽塔其实差不多但坐落在旷野真的别有一番感觉
来南塔的路是一段坡度比较的非铺装路面,如果不是越野车很难开上来,需要自己爬上来,距离不是很长,几十米。南塔后期修缮的痕迹也比较重,但比北塔好一点,不过塔身上很多佛像都没有了,部分存放在了上京博物馆内
属于未开发的一个古建筑塔,在一个小山头上。辽塔挺好的,保存完好,可惜上面的雕刻被拿到上京博物馆了。可以开车上去,只不过碎石路容易伤轮毂。建议停在公路边然后步行上山。如果是顺路看了看的话真的听推荐去的,但是如果特意驱车前往真的不太建议。
很不错的觉得很漂亮天特别蓝但是只是觉得可以去看一看拍拍照片别的就没什么了没什么可以玩的就是看风景这个塔已经历史悠久了大概是辽上京时期的了很喜欢这的空气如果想换一个心情是不错的选择来的时候还没有长草以后应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