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19+
所在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南滨路与文博东路交叉口西120米路南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54-89690483
简介信息: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是汕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南滨路与文博东路交叉口西120米路南, 所属濠江区区号是44051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礐石街道内
靠近汕头活体昆虫博物馆
距离115.8米的南滨路南
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19+
所在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南滨路与文博东路交叉口西120米路南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54-89690483
简介信息: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是汕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南滨路与文博东路交叉口西120米路南, 所属濠江区区号是44051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礐石街道内
靠近汕头活体昆虫博物馆
距离115.8米的南滨路南
热门评论
[诉求]排队预约:跟着旅行团去的,全程都有旅行社的人定,所以不用操太多的心。[过程]展览内容:有好几层,不过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来说也蛮方便的,因为这里全程都可以坐电梯参观。每一个馆都有不同的详细说明,最喜欢的就是华侨馆,个人觉得这种有历史背景的比较吸引人。有血有肉的历史丰富着这个馆的每个角落。因为有雕像,所以能清晰的感受到当时的那种环境。也有简介,看着有些地方个人感觉还是蛮心酸的。喜欢美术的可以去看一下他的美术馆,近代的好多好东西都有。反正看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比较安静吧。不像其他馆吵吵嚷嚷的,看着心烦。这个管安安静静的,可以让人每一副定定心心的看很爽。
潮汕文化博览中心有点好玩!一进门,就被那极具潮汕特色的建筑风格震撼。外观融合潮汕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大气又独特。馆内展品丰富,从精美的潮绣、细致的木雕,到古朴的陶瓷,每一件都诉说着潮汕的辉煌过往。多媒体展示区更是生动,通过影像、互动装置,让我仿佛穿越时空,深入了解潮汕的民俗、历史和人文。这里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潮汕精神的凝聚地。无论是本地朋友想要重温家乡文化,还是像我这样的游客渴望了解潮汕,潮汕文化博览中心都是绝佳之选
一进展览馆的大门就是一条一比一复制的一艘红头船。导游介绍就是这种红头船的功劳,让潮汕成为了中国第三大吞吐量的港口⚓️我们直接去了非遗博物馆。入口就是潮汕的风筝🪁花灯,接着就是各种潮汕的美食介绍。潮汕的潮绣,木雕,尤其潮汕木雕真的别具一格,潮汕木雕是立体木雕,一整块儿木头🪵镂空出各种造型,很具观赏价值。又观看了潮汕石雕、瓷器……等等。最后有两个小伙子在大厅表演了英歌舞,不虚此行!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以“潮汕”的山海特色、华侨文化的红头船、潮汕民居等为构思来源,建筑造型向海一面似延绵的山脊、潮汕民居五行山墙,向山一面似海潮涌动、红头船舷。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设计中通过抽象且现代、优雅而灵动的建筑语言演绎和传递对潮汕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并带来丰富的文化想象空间,形成“风起沙汕、潮送玉舟”,“花开四海、叶落归根”,“玉堂金殿、南滨新厝[cuò]”,“鲲鹏展翅、遨游万里”四组极具潮汕文化内涵的设计意象,为潮人之都增添文化重器。
-起源说法:有从古代傩舞演变而来、受戏曲影响产生、为纪念宋江起义、由外省传入等多种说法,人们普遍认同的是由古代傩祭中的仪式舞蹈发展而来,后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成如今形式。-发展历程:起源于明朝,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清朝时将戏曲和武术套路融入其中,最终形成如今样式,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女子英歌队。表演形式-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是英歌队主体部分。表演人数多为偶数,有24、36、72、108人等不同规模。道具为短棒和小鼓,队员绘脸谱,作古代武士装扮,成二路纵队前进,变换出长蛇挺进、双龙出海等多种队形,棒法丰富。-中棚:多由小戏、杂耍、武术等传统曲艺节目组成,有《佛公佛母》《洗佛》等13个传统曲目,英歌队会选择性表演其中一部分。-后棚:为武术表演,由16、24或36人组成,表演者手执各类刀、枪、剑、戟表演各式套路武术,最后以“打布马”为收场节目。舞蹈特点-动作特点:舞槌者有握槌、夹槌、旋槌等基本动作,基本步法有马步、弓步、单腿站立等;舞小铃冬鼓者左手拿鼓柄,右手持鼓槌上下击鼓,这些动作组合形成稳定的传统套路。-音乐特点:采用1个大鼓、4个行锣、1个钦、2个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只敲奏出“咚咚咚,隆咚咚”这一种锣鼓点,舞蹈者每变换一个动作前,有一个八拍的咳喝声。文化内涵-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被视为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艺术融合: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具有较强的健身性,是一种民俗体育活动,也是人们释放压力,实现自我的一种有效尝试。性价比-偏贵了,但是街道上英歌舞总是人山人海的挤不到跟前,这里能看清楚,还能近距离合影留念,这样看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先看了一场精彩的英歌舞,非常震撼!推荐一定要看,早入场坐在前面观看效果好。来潮汕一定要来潮汕人的文化后花园看看,参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走进潮博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大堂内嵌了一艘巨型红头船。特别推荐一定参观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该馆以“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古今结合”的形式,将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富有特色的民俗节气、深藏民间的地方古老音乐、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技艺、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语言、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精彩呈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潮汕的美食文化底蕴传承活灵活现的呈现。
[过程]展览内容:没有像博物馆那么有典藏之宝,倒是提供澄海的玩具展示购买馆,到确实不错[诉求]排队预约:随到随约的,[圆图钉]交通停车:场子很大,比较方便[评友]:主要是为了看英歌舞去的,但明显很失望!几点:英歌舞本来就是人多聚众游行似的表演,上到舞台10多个人跳跳就变成赛,少了氛围缺了灵魂,且也没几个跳得很饱满精神,一股散了架似,这大几百的太不值得了
又去了最爱的城市之一“汕头”,看了我最想看的“英歌舞”,其实能去这个博物馆也单纯的为了英歌。英歌舞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节奏清楚且欢快,一声声呐喊搭配着英歌槌击打声以及大气磅礴的鼓声无一不让人十分震撼,仿佛看到了英武潇洒的108条好汉。(为什么会没有看到抓蛇的和摇旗的呢?我看视频上都有的啊?)
第一次来,感觉挺不错。中午在外用餐后走海底隧道过去的,很快就到。没在里面停车,我们把车停在附近的车位,然后走过去的,所以这里停车费多少不知道。需要提醒的是,进去需要预约的,可以在线上小程序约好后再过去,或者也可以门口现场预约。但是,现场的网络挺慢,当时正好有好几个游客要进去,都杵在门口手机操作,网络就更慢了,进不去程序[笑哭]看着预约名额仅剩13个,有点儿着急约不到白来[捂脸]博物馆场地很大,一进去最显眼处是红头船,潮汕标志性船只。场地有个人画展,有潮汕发展史,有昆虫展馆(预付费),潮汕华侨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儿时记忆随着部分老照片的呈现逐一揭开,80年代出生,这40多年,城市在发展,我们在老去,年轻一代承前启后,真的很感慨!!所有楼层和展览我们都没有错过,大约花了2个多小时。然后出了展馆到平台观海,心情非常舒爽。晴天大海会更漂亮,但是今天有薄雾,也是别有一番滋味!随后沿着南滨路慢慢逛着去取车,顺路去了趟南滨公园,但是已经开始下微雨,不得不又上车,回家咯。
地方很大,好像有5层,我们没逛完,好几个点都需要另外收费买门票的。4层好像还有个“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场馆,跟我在别的博物馆感受不太一样。打车也算是方便的,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应该不会来这边[笑哭]不过没关系,潮汕好吃就行了!好吃能原谅它的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