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705+
所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574号1楼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1-65553603
简介信息: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是上海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574号1楼, 所属虹口区区号是310109.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曲阳路内
靠近曲阳路街道内
靠近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内
距离82米的玉田支路西
距离16.9米的曲阳路574-2号临
距离170.2米的曲阳路/玉田路(路口)东北
热门评论
家附近的区级图书馆,坐落在曲阳影都旁边的小区里,开放时间除了每周四是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其他都是早上九点至晚上九点,馆内书籍馆藏很多,杂志报纸分类也不少,还提供电源插座,大大方便附近居民的阅读自修需要。非常棒👍
下雨天带孩子来家门口的图书馆,本来开开心心,就因为孩子套第一个伞套破了,打算再套一个,有个保安就过来边大声说边过来抢孩子手里的袋子,工作人员素质上去了,请别忘记培训下边外人员行吗?怎么的,我们为了他人安全尽量水不滴在地上,多用个袋子,就超出图书馆预算了?那保安就能在门口为了个袋子大喊大叫?啥也不问,就过来抢,吓死个人了。。。。
环境:共4层楼,有卫生间,提供热水和常温水;报纸、杂志、书籍、儿童绘本都一应俱全,还有电源插座,可供大家充手机等,还有空调,冬暖夏凉。看到蛮多人在这里备考的。注意:每周周四的上午休息的,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开放。
二楼的成人借阅馆才是精华,进入后脑子里飞快进入无数的念头。第一个曾经在乍浦老馆见到过这样的阁楼,自己特别喜欢这样的风格。大概是小时候也待过阁楼,虽然大了后没有机会,但以后如果有机会自己还是希望能够搭阁楼,因为那种爬上爬下的刺激感和缩在阁楼的安全感特别好。而露天的红色管道和、配合酒心巧克力状灯泡,科技和立体感十足,让我想起了嘉兴路街道图书馆。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多一个人一张四人桌子,大概的分寸感和距离感都有。除了色彩外的布局风格又有点像水电路馆,一排望去特别壮观,除了面积没有那么大之外。还在一个隐秘的角落发现一张电影椅子,靠窗。觉得如果不用放笔记本的话,只是阅读,电影座位显然更胜一筹。窗外是附近的美食乐园,和有点破败的楼房。年代久远的地方就是如此,可能一开始都是崭新的,随着时光的推移,现代成了历史,葡萄变成葡萄干,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另外馆名题词是魏文伯,也是我家附近黄道婆墓的题字者。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大家早上好,小长假最后一天和大家分享个不太好的消息,特别对读书人,曲阳影都这一块的改造波及到了曲阳图书馆,估计会拆。怀旧的小刘忍不住过去多拍了些照片,原来1987年图书馆就建成了,比我小不了几岁,自从2002年从吴淞搬来,这边成了自己名副其实的第三空间。虽然结婚后来的次数少了好多,但是走进改造好没几年的大厅,依旧能感受到当年在里面努力学习的自己,不管是读夜校,还是备考英文四六级,都在这里默默耕耘,后来开始投资股票,里面的财经期刊和报纸也非常多,真的非常希望这里只是调整,以后新的曲阳图书馆就在不远处。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日9:00-21:00,周四13:00-21:00。一共有四层楼,馆内有报纸、杂志、书籍,有空调,提供电脑,直饮水和热水。有借书卡的话,可以借书,学生证可以借儿童书籍,儿童阅览室在3楼,有适合低幼儿童的绘本的。
虹口最安静的图书馆,【阅览区】进馆不需要安检,也不需要刷身份证,阅览室主要在二楼和三楼,有专门的儿童阅览室、影视展厅、电脑操作区、视障阅览区。\\t【插座和wifi】只有靠窗的一排桌子有插座,一排四个,工作日也要早点去才能占到这边的座。有wifi,用上海图书馆的读者证账号登录。(可以小程序注册,账号是卡号,默认密码是身份证号!我研究了半天问了工作人员才成功登上,哈哈)\\t【洗手间】有无障碍厕所,也有蹲坑!饮水机在洗手间区域,二楼的只有开水,三楼的有开水也有冷水。\\t【就餐】巷子外就是曲阳家乐福,附近有很多吃的。也看到有人点外卖送到门口,然后在楼道的窗台上吃(好刻苦的场景!)。
一直是路人,一时兴起来考察考察。四层楼,地方不大,极致利用之感,使得空间有的地方显得很宽敞,有的地方显得很隐蔽精致。二楼是成人阅览室,还分了自修区三楼是综合+少儿,有电源四楼主要是办公区域,还有个小露台,不过没开门安静温馨,适合好好学习
图书馆有四层楼一楼还书,二楼三楼都是借书的,地方很大,自习的位子有很多,大家都很自觉,在里面保持安静🤫,三楼还专门设有儿童图书室,根据孩子上下学时间开门较晚,关门较早。在里面仿似掉进了图书的海洋,图书种类应有尽有,在里面复习氛围很好。
藏书蛮丰富的。在三楼啊,还有一个影视展厅,里面是光影空间。正在举办→足尖上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60周年纪念收藏展览。值得一看,白毛女是上世纪经典题材,早在延安鲁艺时期就被改编成了歌剧,被誉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是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