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41016+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4112421
简介信息: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0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41016+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4112421
简介信息: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没认真看过文言文竖版繁体《柳如是别传》,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游走过几次秦淮河畔我是知道秦淮八艳之一。有人说此书每字都认识但看不懂,哈哈。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极高,认为是“民族独立之精神”,为之“感泣不能自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校史馆对面就是陈寅恪故居,好喜欢这些隐在大榕树下安适的2层小别野,难怪文人在此境下可以静心研学。草坪上,陈寅恪的坐姿铜像,右手则紧握着一根拐杖,主人双目已近失明。红色小楼虽然看上去简朴,但有马桶浴缸,校友与我科普,这些小别野都是早期建的。1911年由美国芝加哥麻金墨夫人捐建,原为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佩之住宅,王季思、杨国荣、容庚、商承祚等知名教授曾在此居住。从此两边的大榕树走出北门,踩着一脚水似是幼年,雨中的校园车少人稀,然,门口那一列风雨中的外卖……
中山大学南校区有一个陈寅恪故居,在闹中取静的校园里这个建筑还是很显眼,这是陈寅恪大师在康乐园里住了好几个年头的故居,在这里面他也发表了许多的学问的著作。平时大师会在门口的路上散步,故居门口也立了大师的坐像。
**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春日体验点评****环境与周边:**陈寅恪故居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园东北区309号,坐落在康乐园葱郁的植被环绕中。故居东侧有一棵树龄超百年的高大樟树,枝叶繁茂,春季新叶嫩绿,为建筑投下斑驳树荫。故居前铺设白色小路,专供陈寅恪晚年散步使用,两侧草坪平整,偶有野花点缀。周边散落石凳与小型花坛,环境静谧,步行约15分钟可达图书馆与生物博物馆。**建筑特征:**故居为两层红砖绿瓦洋楼,属“外廊式”建筑风格,融合中西元素。外墙保留岭南传统灰绿色琉璃砖装饰,屋顶覆盖中式琉璃瓦,外廊设木质栏杆与玻璃窗,兼具通风与采光功能。正门悬挂饶宗颐题写的“陈寅恪故居”篆体匾额,门厅内设盆栽绿植,氛围雅致。一层为客厅与授课区,保留木制课桌与讲台;二层为起居室与书房,家具简朴,床榻、书柜、藤椅等均按历史原貌陈列。建筑外设围栏与绿植隔离带,保护历史风貌。**功能与细节:**-**学术空间**:一层客厅现为临时展厅,展示陈寅恪手稿复制品、著作封面及生平年表,展柜嵌入轨道射灯,便于观众阅读文献细节。-**生活场景**:二层卧室与书房还原晚年生活状态,书桌上摆放老式台灯与放大镜,墙面悬挂其晚年照片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语录。-**无障碍设计**:外廊地面铺设防滑地胶,楼梯加装扶手,适应参观者需求。**陈寅恪生平回顾:**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史学泰斗,精通梵文、突厥文等十余种语言,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1953年起定居康乐园,在此完成《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代表作,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理念。晚年因视力衰退,仍坚持口述研究,由助手笔录成书。其故居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修缮后对外开放,成为传承学术精神的重要场所。**春日特色:**春季午后阳光透过樟树间隙洒在红砖墙面,与绿瓦形成柔和对比。故居前草坪常有师生驻足讨论,铜像周围花束不断,表达对先生的敬意。外廊木椅静置,仿佛重现先生当年授课时与学生交流的场景。**参观建议:**-**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维护),需通过“中大逸码通行”小程序预约。-**导览服务**:提供免费讲解器租赁,志愿者可详述建筑细节与学术典故。-**联动路线**:步行10分钟至永芳堂、怀士堂,串联康乐园历史建筑群游览。**总结:**陈寅恪故居以原真性保护与学术氛围营造见长。春日环境中,古树成荫、建筑雅致与历史叙事交融,既展现岭南园林特色,亦传递“树人”精神。故居作为近代学术史的实体见证,为访客提供沉浸式的人文体验,是中山大学文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