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70616+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办事处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5972640,18586029640
简介信息:五塔寺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办事处, 所属玉泉区区号是15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召前街街道内
靠近五塔寺内
距离45.9米的五塔寺西巷东
距离158.2米的石羊桥路/五塔寺后街(路口)西南
时间:2025-06-2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70616+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办事处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5972640,18586029640
简介信息:五塔寺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办事处, 所属玉泉区区号是15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召前街街道内
靠近五塔寺内
距离45.9米的五塔寺西巷东
距离158.2米的石羊桥路/五塔寺后街(路口)西南
热门评论
五塔寺绝对是被低估的呼和浩特旅游景点!无需预约🆓无需门票🎫刷身份证🪪入内呼和浩特的五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慈灯寺,是小召寺的属庙,内有三重院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就是视频所拍摄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它是全国少见的金刚座式砖雕宝塔。塔通高16.5米,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最下方的须弥座、中间七层的金刚座以及上方耸立着的五座小塔。整个塔体从上至下布满了浮雕佛像,共有1620余尊。每尊佛像神态各异,贴有金箔使得整个塔体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座上的五座小塔与五塔寺博物馆院落的整体布局一一相对应,这样布局的寺院,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须弥座东、西、北三面都有装饰性浮雕。东西两面图案相同,中间均为法轮,左右对称,依次为飞马、金刚杵、三牌、宝瓶、金刚杵结。北面的图案,中间为宝瓶,左右对称依次为人戏狮子、狮子、孔雀、法轮、金刚杵结。须弥座和金刚宝座之间镶一周汉白玉石,上用蒙、藏两种文字刻着一些吉祥语。须弥座和金刚宝座的南面为一券门,沿券门镶以汉白玉石,上饰狮、象、龙、飞天等浮雕,左右对称。门上金刚宝座第五层的中间,嵌一汉白玉石匾额,上面用蒙、藏、汉三种文字刻有“金刚座舍利宝塔”字样。券门两侧嵌有琉璃雕塑的四天王像,它的下面嵌有狮、象、伎乐和经变故事的砖雕图像。金刚宝座共有七层,每层都挑出窄檐,装以绿色琉璃的瓦当和滴水。第一层上用蒙文、藏文和梵文三种文字刻写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从第二层到第七层,均塑鎏金佛像,每龛一佛,坐于束腰莲座上,两旁雕有宝瓶柱。柱的两侧上角和佛像上边,以梵文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些佛像同中有异,神态怡然。金刚座顶四周,竖以碑尖状汉白玉石栏额,上面以梵文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和其它咒语。缘门而入,东侧小室有石阶可至金刚座顶。上有一座四角方形小亭,亭北有五座方形舍利宝塔。中央一塔最高,下有以仰、覆莲瓣装饰的束腰须弥座,上有七层塔身和黄琉璃顶。金刚座舍利宝塔的北边有一砖砌照壁。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央一幅是“须弥山分布图”,西面一幅是“六道轮回图”。值得提出的是东面的一幅“天文图”。该图直径1.5米,图上以蒙文标明十二宫天干、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度方位和二十八宿名称。蒙文题铭上记述,这幅图是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根据钦天监制定的天文图刻成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仅有的一幅以少数民族文字标注的天文图刻石。
呼和浩特五塔寺(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藏传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核心建筑金刚座舍利宝塔通高16.5米,融合汉、藏、蒙艺术风格,塔身以琉璃砖砌成,雕刻1560尊鎏金佛像及狮、象、法轮等佛教符号,工艺精湛,金碧辉煌。最珍贵的是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为世界唯一蒙古文标注的古代天文图,具有极高科研价值,展现了蒙古族在天文学领域的贡献。五塔寺原属慈灯寺,虽寺庙已毁,但五塔保存完好,塔后山墙的“须弥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等浮雕亦为佛教艺术瑰宝。游客评价普遍称赞其环境幽静、建筑独特,砖雕细节如四大天王衣带灵动,六拏具券门雕刻精美,但部分浮雕因保护限制难以近观。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探秘明清建筑与蒙古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门票便捷且性价比高,适合文化爱好者深度游览。
周二闭馆,不像别的地方是周一,傍晚16:30停止入场,想去的小伙伴注意把握好时间正门在五塔寺广场那边,后面的消防门是不开放的[捂脸]从大召寺过来的朋友不要再敲消防门了里面分殿很多,基本都需要别人讲解才能感受到历史韵味[笑哭]有需要的可以在门口请讲解员在广场这看到一个好像是跳新疆舞?的奶奶,跳的真好[点赞]节拍全都卡点上了
作为内蒙古旅游的标志性建筑,呼和浩特五塔寺(原名慈灯寺)虽不如北京五塔寺名气大,却独具魅力。它建于清雍正年间(1727年),是典型的金刚宝座式塔,与北京真觉寺五塔同源印度佛陀伽耶大塔,但并非简单仿建,而是融合了汉、藏、蒙多元文化,工艺更为精细。此外北京五塔寺是石雕,呼市五塔寺是砖雕。镇馆之宝[得意][得意]世界唯一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塔北墙镶嵌的蒙文天文图,直径1.45米,以北天极为圆心,标注了270座星座、1550余颗恒星,并刻有十二宫、二十四节气等。而且这副石刻图标注有钦天监监制(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天文台),和现在天文学星图对比之后,只差了4度左右,可以说是具有科考价值的[点赞][点赞][点赞]-门票免费,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去啦[点赞][点赞][种草][种草]
老城区的宝刹,门前还有一片空地,非常好找。进门需要身份证实名登记,电子身份证也行。整个景区游客不是很多,但是非常干净整洁。几只被养的很好的大咪咪在阳光悠闲自得。进门的两边各有一个白塔,往里走是众佛的宝殿,错落有致。静静聆听还能听见风摇响风铃的细语。最里面是一个由五座舍利宝塔组成综合建筑体,气势如虹。塔身布满了经文。整体来说整个景区不大,粗略的浏览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很多展品还是非常别致,驻足观看还是要花上一些时候。
作为清雍正年间建造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其独特的五塔造型与汉、蒙、藏多元建筑风格令人惊叹——琉璃砖砌的塔身刻满1560尊鎏金佛像,下层镶嵌蒙、藏、梵三语《金刚经》经文,浮雕工艺精巧繁复,宗教氛围浓厚。最震撼的当属塔后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直径1.4米,以北天极为中心标注千余星辰,是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绘制的古代天文图,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晶。寺内环境清幽,砖雕、千佛龛与绿琉璃檐角交相辉映,随手一拍都是历史大片。免费开放且交通便利
遥见·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千佛塔”。中国有两座著名的五塔寺,一座是北京五塔寺即真觉寺,另一座就是呼和浩特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密檐式塔体构造精美不输吴哥窟,梁思成先生曾称赞“细致极了”。呼和浩特五塔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特色,内部装饰丰富,包括浮雕佛像等,展示了深厚的宗教和文化内涵。座身下部镶嵌有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字体工整,刻工讲究。北侧照壁上嵌有蒙文天文石刻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用蒙文标注的天文图,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传说,清政府曾计划在归化城东北方建造绥远城以屯兵,这一决策触动了呼和浩特乡绅们的风水观念。他们虽无法抗拒朝廷的旨意,却联名请求在“慈灯寺”内设立一个镇物——五塔,以期趋吉避凶。乾隆皇帝出于政治与宗教的双重考量,决定满足这一请求。这座塔默默地守护着呼和浩特的安宁,正如它自建造之初所肩负的使命。小时候到这里的印象是神奇的,顺着蜿蜒曲折陡峭狭窄的楼梯手脚并用地爬行,耳边似乎响起的是西游记唐僧扫塔的旋律。。。如今的五塔寺,是呼和浩特旅游打卡圣地,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如意吉祥。
德顺源烧麦旁边的五塔寺,属于小众景点,却正合我的胃口。清幽雅致,古朴清丽,论名气自然比不过呼市最富盛名的大召寺,但也是极值得一游的。最值得一看的便是寺内珍藏的一幅蒙古文的天文图,精准度极高,对现代的天文研究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更为难得的是,这是全世界唯一仅有的一幅真品。
得到高僧的舍利寺庙从大昭寺那边过来的,骑单车十几分钟就到了。这里是免门票的,可能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游客也不是很多,也可能是因为里面不大,而且寺庙除了舍利塔留存,寺庙已毁。始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清代藏传佛教中心。塔高约16米,下部为金刚宝座,上部五座小塔(代表五方佛)。塔身雕刻藏文佛经、佛像、菩萨、飞天等,具有鲜明的蒙藏风格。塔后照壁上有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是中国唯一用少数民族文字标注的古代星象图。
呼和浩特|五塔寺🕌🕌🕌年代悠久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落成于雍正十年,距今近300年历史,是呼和浩特古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民族融合,建筑风格融合了蒙、藏、汉三种特色,体现了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融合,是呼和浩特被称为“召城”的重要见证。五塔寺造型独特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而得名。金刚座为束腰须弥座,塔顶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雕刻精美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下层是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有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塔身上下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浮雕佛像就达1560尊,所有雕绘充满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很值得参观打卡。周边有玉泉区街,可以品尝羊杂汤、烧麦等地道的呼和浩特美食…